商家号商家号 多推论坛多推论坛 界说界说

六月高温来袭 鱼类常见疾病防治有妙招

2020-09-16 来源:赛有渔 查看主页
举报

6月份,全国进入初夏时节,气温的快速升高和频繁的降水对水产养殖影响较大,这一时期,水产养殖动物生长迅速,摄食旺盛,使池塘中残饵和排泄物增多,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。而频繁的暴雨等极端天气造成养殖池塘温度剧烈变化和水质下降,易使养殖动物产生应激反应,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。这一时期不仅要关注常见多发的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,同时,要高度关注一些病毒性疾病可能对水产养殖造成的重大危害。

草本驱虫净+.jpg

一、病情预测

(一)草鱼出血病:主要危害草鱼鱼种。当水质恶化,水中溶氧偏低,透明度低,水中总氮、有机氮、亚硝酸态氮和有机物耗氧率偏高,水温变化较大,鱼体抵抗力低下,易使草鱼出血病流行。发病水温20℃~30℃,25℃~28℃最易发病。各草鱼主养区需重点防控。

(二)鲤浮肿病:病原为鲤鱼浮肿病毒,水平传播是其主要传播途径主要危害鲤和锦鲤,发病水温为7℃~28℃,发病急,死亡率高,临床症状为昏睡、凹眼、烂鳃、皮肤溃烂等,与锦鲤疱疹病毒病症状极其相似。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
(三)锦鲤疱疹病毒病: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病快,感染率和死亡率高的疫病。主要危害鲤和锦鲤,发病适宜水温23℃~28℃,水温25℃左右易暴发,死亡率高达80%~100%。主要通过水平传播。各鲤和锦鲤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
(四)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:也称为暴发性出血病,是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感染引起。发病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不佳,致使病原菌、寄生虫大量孳生。特别是高温季节,造成鱼池的氨氮、亚硝酸盐含量很高,可诱发该病。突然大量换水或暴雨造成大量外源水进入可诱发疾病。主要危害银鲫、白鲫、团头鲂、鳊、鲢、鳙和鲤等多种淡水养殖鱼类。此病在我国淡水养鱼地区广泛流行,流行季节长,发病率高。池塘、湖泊、水库、网箱等水域均可发生此病。

(五)细菌性肠炎病:是草鱼、青鱼的高发病,鲤、鳙等也有发生,从鱼种至成鱼都可受害。此病水温18℃以上开始流行。25℃~30℃是流行高峰期。常与细菌性烂鳃病、赤皮病等并发,各草鱼、青鱼养殖区需重点防控。

(六)对虾弧菌病:感染对虾的主要有溶藻弧菌、鳗弧菌和副溶血弧菌等,幼虾和成虾弧菌病。一般表现为患病群体的摄食量减少,甚至不摄食,活动能力减弱,短期内出现急剧死亡的现象。患病时虾的附肢,尤其是游泳足中红色素色体扩大、色素扩散,使附肢呈橘红到深红色,并有尾扇变红现象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“红肢病”、“红腿病”、“红足病”。

(七)车轮虫病:主要危害海淡水鱼苗、鱼种,适宜水温为20℃~28℃,天津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广东、广西、重庆等地区需重点防控。

(八)锚头鳋病:该病是由多种锚头鳋寄生而引起的疾病。全国各地都可发病,但以南方养殖区较为严重。该病在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感染,在水温12~33℃期间更易发病并可在短时间内引起鱼种的暴发性死亡。

(九)鳖溃烂病:由嗜水气单胞菌、温和气单胞菌、假单胞杆菌和无色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,水温20℃以上易发病并流行,温度越高,发病率越高。一旦发病,持续期长,危害较严重。

另外,鱼类需注意防控水霉病、链球菌病、指环虫病等的发生。海水养殖品种要注意防控刺激隐核虫病、白斑综合征等的危害。

广告logo个人.jpg

文章关键词:鱼常见疾病鱼类常见病防治止血肠鳃康
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0条评论
发布
全部评论 我的评论
最新 / 最热
查看更多评论
推荐文章